生物質燃燒“黑煙”的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
目前,在限制使用煤炭,提倡使用清潔能源的政策支持下,生物質燃料因其碳的“零”排放,S、N的低含量,既滿足達標排放要求,又擁有較低的能源價格而得到迅速發展。隨著生物質鍋爐的廣泛應用,生物質這種新型燃料在20蒸噸以下的鍋爐中得到普及。但是,由于對生物質性能的不甚了解,造成了燃料與鍋爐配風、爐型等的不匹配,導致在燃燒過程中偶有發生鍋爐冒“黑煙”的情況。
“黑煙”的來源
“黑煙”產生的最重要途徑就是可燃物的不完全燃燒,其過程是,生物質在進入爐膛后,在爐膛高溫的輻射下析出水分和揮發分。揮發分成分有CO、H2、CH4等可燃氣體,在空氣量不足的情況下有部分可燃氣得到氧氣燃燒,而剩余可燃氣在煙氣的高溫條件下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極細小的炭粒(一般小于1μm),也就是炭黑,因炭黑粒度小,除電除塵外,其它除塵設備很難將其去除,所以當其通過煙囪釋放到大氣中,外觀上呈現出“黑煙”的狀態。
其次,除塵器除塵效率不高、布袋除塵破損、局部短路、管道漏風等均會造成鍋爐冒“黑煙”。
解決措施
1、從燃料燃燒不充分角度考慮,在保證爐膛微負壓的情況下,根據鍋爐負荷情況,可以提高風力系統的風量,為燃料充分燃燒提供足夠的空氣。
2、加快爐排轉速,降低料層厚度,使得空氣能夠很好地透過料層,與燃料充分接觸。
3、如果生物質鍋爐配有二次風,適當增強二次風的送風量。
4、有條件的情況下,使用電除塵裝置,電除塵的初期費用投入較高,但是除塵效率高,運行費用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