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村采暖,生物質大有可為
在農村“煤改電、煤改氣”推行困難的情況下,既要溫暖,又要保藍天白云,是不是就沒有魚與熊掌兼得的特例呢?
低收入的農村居民難以負擔高昂的“電”、“氣”取暖費,因此冬季燃燒散煤取暖的情況屢禁不止。而同等熱量下,燃燒散煤排放的SO2/NOx和粉塵是燃煤電廠的數倍。要打好“藍天保衛戰”,替代散煤燃燒,實現農村地區清潔采暖勢在必行。
近年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發展,為農村采暖問題,帶來了新的清潔采暖解決方案。
生物質成型燃料以農林廢棄物(稻殼、秸稈、花生殼、林業加工廢料、鋸末、樹枝、樹皮等)為原料,經粉碎、烘干、擠壓成型工藝,制成成型燃料,可在生物質鍋爐、家庭生物質采暖爐直接燃燒,是一種新型可再生清潔燃料。燃料顆粒直徑一般為8mm,長度2-3cm,密度1.1-1.3t/m?,熱值3600-4200kcal/kg,燃燒充分,便于運輸和貯存。由于其含硫量和含氮量低,一般只需要配套布袋除塵就能達到排放標準。另外,除含硫量、含氮量低外,其燃燒產生的CO2正好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的CO2,所以可 謂是碳的“零”排放。
農村供熱采暖可采用生物質燃料+專用爐具供熱、生物質燃料+鍋爐供熱、生物質輔助太陽能供熱等分布式供熱模式。實現農村的清潔采暖,生物質大有可為。